寫作的紀律與虔誠──陳雪《少女的祈禱》

--

前一陣子,我身邊有在寫作的年輕人都在臉書轉貼陳雪老師關於寫作的眉角貼文,幾篇文章包括要不要設停損點?寫不下去怎麼辦?

還有非常觸動我的,是關於寫作的紀律。她寫:「我不是天才,也不追求那種天份,寫作最令我著迷的地方是,還沒開始寫之前,你只是個普通人,可是一天一天過去,你看見經過漫長時間打磨出來的作品,比作者本人更美好,你會感覺到自己通過長久的付出,終於向上天偷來了一點神力,小說之神回饋了你一點點非常珍貴的東西,灌注在你的作品裡。」

陳雪《少女的祈禱》

慌亂的八零年代

在讀完這本《少女的祈禱》後,那段話又加重了幾分力道。陳雪寫顛簸的童年,那是忙碌於營生的八零年代,台灣經濟經歷大起和大落的時代;她跟隨著破產、負債的父母擺攤、在市場叫賣。她描述那是非常慌亂的時光:「我們就這樣搭著那輛破舊的貨車,駝滿貨物,隨著命運漂流,一站熬過一站,一場做過一場⋯⋯」

裡面的幾篇故事都充滿畫面感和戲劇張力,特別能感受風風火火的紊亂。以市場為野台,上演著那時代的台灣最庶民,或許也是最高潮迭起的人生故事。比如對面的店家因生意糾紛,用硫酸潑向仇家,「連我們家攤位上都有幾件衣服被硫酸侵蝕,站臺前面的地板上還留下白白的痕跡。」

寫作的阿修羅

便是在那樣的年少時代中,少女開始寫作。我在裡面最喜歡的是一篇「暴風雨」。那時陳雪剛剛開始出書,而且獲得好評。但是作為「生意之子」仍到處跑著業務與銷售,遇過好多次詐騙和倒閉,被借貸與支票票期追著跑…….

她坐在暴雨中的貨車上,聽著雷聲,但是「我更怕的是送貨的日子沒有盡頭,我彷彿永生都會被困在那輛貨車裡,永遠地到處奔波。」

讀完這本散文集,再回過頭看陳雪談寫作,談紀律的養成,談「我早早就下定決心,要訂出自己的寫作時間,非常明確地讓別人知道,我不是沒有工作,我也跟上班族一樣有上下班時間,這點需要我自己去證明,否則別人也不會當真。」

我好像比較理解了少女的「祈禱」有多虔誠。

文字和故事像她心中的燈塔,透過一字一字專心地書寫,她也一點一點贖回人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博客來:陳雪《少女的祈禱》

--

--

陳怡安 Yian Chen

有幾個房間,分別住著詩集、後背包、音響與畫筆。詩集《安好》《我和我私奔》。IG @yian0705 / Email:yian070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