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甲蟲的二三事:COVID-19期間一件很小很美的故事

--

疫情期間我做的事:我養了一隻甲蟲,他叫做小扁,本文紀錄飼養過程及心得。

夏天的初始,六月時我和朋友從盆栽裡撿到一隻甲蟲,查資料後發現應是「暗藍扁騷金龜」,他與臺灣黑騷金龜乍看很相似,但仔細看會發現口器、前胸背板和身體的形狀都不太一樣。

口器、前胸背板、身體形狀不同

曾看過一個紐西蘭的研究,發現有被命名的乳牛會產出更多的乳汁,與他者產生連結是影響群居動物很重要的一點。我想甲蟲不太知道人類是什麼,比起他,命名對我而言更有意義,因為有了暱稱,就好像跟他確認了關係。我幫他取名為小扁(P.S《魔法阿媽》裡面也有一隻小扁。)

網路上能查到的暗藍扁騷金龜的資料並不太多。較完整的介紹如下:

「(金龜子科 / 花金龜亞科)體長24–25mm,體扁,藍黑色,頭部前伸,端部分叉但不能自由開合,前胸背板寬廣,後緣中央外突,小盾板隱藏在突角後方,前腳節發達,腿節末端及脛節側緣具刺突,腹面藍黑色。本屬一種,又稱暗藍騷金龜,為入侵的外來種,2003年於嘉義首次發現,2005年正式紀錄為台灣產金龜,主要分布於中、南部低海拔山區或海邊環境,幼蟲棲息枯木,習性凶猛,成蟲群聚,常見於野花或樹稍飛行,活動力強,喜愛陽光,局部地區普遍。」 (VIA 嘎嘎)

於是決定要養他時,我主要是參考了飼養鍬形蟲和獨角仙的資料:

a飼養箱的環境:黑土/ 腐木 /小落葉,放在陽台有陽光但不會太熱的陽台,定時灑水。

b食物:多汁的水果,有次看到他自己抓小螞蟻吃。

飼養箱環境

把小小的甲蟲裝在飼養箱裡,放在機車前座。騎車回家的時候遇到很多顛簸,我想像他的小宇宙一定經歷了劇烈的地震。到家之後我趕緊替他鋪好土床和陰影處,丟了食物進去後就不再碰他,希望他慢慢安定下來。

「最小限度的打擾」不只適用於動物們,也適用於正經歷疫情衝擊的臺灣人們。

這段時間我們大多待在家,盡量把日子活得小,但是優雅而從容。我把我的小雅房打掃了一番,規劃出工作區域和休息區(其實只是設置出一個較舒適的座位),採買了一些食材,想著當天晚上要如何烹煮。

陽台外,甲蟲的房間則有一根木棍、一截枯木,食物區,他無需要工作區。

必須承認養一隻甲蟲,是出自我的自私,對我來說是多了一個觀察昆蟲的機會,對這隻甲蟲來說,他被擅自搬了家,被限制行動。只是基於我的體型巨大,而他微小,於是只能練習適應:如果過幾天他看來仍非常痛苦,我會把他帶回原本的野地的。

宅在家的頭幾天還感到有些新鮮,終於有時間能看看心儀的書單和電影,暫時不與人說話也清靜許多。但很快就會感到無所事事之中的痛苦與焦躁,總感覺自己浪費了時間與生命。

「時間觀」是人類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最不同之處。人類對過去有歷史感,對未來有所希望,因此文明和知識才得以累積和建立。甲蟲的一天並不是「一天」,24小時這事也是人類特有的,甲蟲應是依照的光線、溫度來決定生活的週期。而這樣炎熱的溫度,應是甲蟲繁殖的時候了。我判斷這隻有緣的暗藍扁騷金龜是公的,因他甲殼較方長,且略有腰身。

跟一隻甲蟲建立一點點連結,使我感覺與世界距離很近。在必須保持距離的日子裡,我把每天看看他,餵他小水果當成一件很小很美的事。其它小事還包括讓一隻貓睡在我的包包上、寫幾行詩自娛、練習畫畫,小事累積起來應也可以視為一個生活的切面。

約莫十八年前,我小學一年級。和當時最好的小朋友喜歡在公園裡玩扮家家的酒遊戲,那天我們在榕樹下撿到一隻黑色的小甲蟲,只有一片指甲大小。當時電視每天都在播報SARS的新聞,對小女孩來說,這真是一個新潮酷炫的英文單字,所以賢說:「牠叫SARS」。

我們把SARS裝在紙盒子裡帶來帶去,晚上睡覺前要先確認牠是不是還在,才肯上床睡覺。SARS並不可怕,SARS是我們三個小心呵護的寶貝。

我常覺得文字是無用的,比方說在生病時,再美的文字都不能拯救。但是若恰好生命中有所餘裕,文字可以改變看世界和經歷生命的方式。這應該也是人與其它動物最不同之處。

十八年後,COVID-19期間,我遇到了這隻小扁甲蟲。若有一天度過這個大疫情時代並且我往回看,我希望我會記得有非常多人受困及受苦與此,但我的陽台上也正有一隻小小的甲蟲正在挖土想躲起來休息。

明天早上,我要記得來為他噴水和換一片新鮮的水果。

--

--

陳怡安 Yian Chen

有幾個房間,分別住著詩集、後背包、音響與畫筆。詩集《安好》《我和我私奔》。IG @yian0705 / Email:yian0705@gmail.com